![]() 混口飯吃▲大陸貧富差距擴大,在重慶市中心區,一個小市民坐在家門口吃著大鍋飯。(謝錦芳攝) ![]() ▲因應8月即將開幕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北京相關硬體設施正在趕工,不過灰濛濛的天空讓許多人很不舒服。(謝錦芳攝) |
前言:中國大陸自一九七八年起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成長,令世人刮目相看,但亦衍生貧富差距擴大、環境汙染等問題。本報記者走訪雲南麗江、重慶等內陸地區,深入報導當地少數民族採用新能源,在經濟上呈現跳躍式成長的實例。同時探討中國在高速經濟成長下面臨的挑戰。今日先刊出系列一。
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沿海地區居民平均所得成長速度是農村的一倍以上,大批農民湧入都市,貧富差距擴大,汙染也更嚴重。世界銀行中國首席代表杜大偉(David Dollar)指出,每年約一千三百萬農民移往都市,換言之,未來十五年將有二億人口移入都市,勢必衍生資源消耗與汙染問題。
「現在農村的人到北京工作很不容易,競爭太激烈了。」四十七歲的侯金榮八年前從河南老家到北京幫人打掃房子,現在一個月賺一千二百元人民幣。不過,八年來她一直住北京四環、五環郊區,從來未到過市中心的一環、二環。
每年上千萬農民 到都市找工作
二千年隨著先生到北京找工作的侯金榮出生於河南農村,家中排行老六,小時候家裡很窮,有八個小孩,她的兩個哥哥都沒上學,她只讀到小學四年級就沒讀了。十九歲依媒妁之言結婚。她說,目前河南老家只有一塊地約五分大,村子裡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侯金榮剛到北京時,夫妻幫人收垃圾,她每天晚上睡覺時提心吊膽,因為警察隨時會來敲門捉人。她說,警察來了二次,還好她的手腳快,沒有被捉到,她不想回農村去,農村實在找不到工作。她的愛人有一次被警察抓走,送到河北省保定縣,對方索價三百元人民幣,他身上只有五十元人民幣,交了錢,對方放了人,愛人又逃回北京來。
二○○三年爆發SARS疫情,許多移民工被迫回到農村,結果北京的垃圾沒人收,問題大了。後來政策放鬆了,准許移民工回到北京來,因為北京人嫌髒,沒人要從事收垃圾這累類工作,只能靠外地人。
賺錢不易 只為讓兒女過得好
如今侯金榮取得了臨時居留證,二個孩子可以在北京唸書,生病可以在當地看醫生。如果生大病,就必須回老家看病,因為北京的醫院太貴了。
侯金榮說,現在雖然日子好過一點了,但北京什麼都貴,房租也漲很凶。她住的是第四環的郊區,八年來房租從二百元人民幣漲到四百元,付完房租,所剩不多了。
僅管賺錢不容易,對於下一代的未來,侯金榮肯定地說,兒女會過得更好,因為他們不會回到過去了。
「經濟成長變成中國的主要信仰」,夏威夷東西中心政治經濟學家麥智滔(Christopher McNally)說,一味追求成長下,貧富差距擴大與環境惡化成為中國最迫切的二大問題。
世界銀行統計,目前中國大約有四十五%的人住在都市,其餘五十五%住在鄉村,農村人口比例仍高於都市。過去十五年來,鄉村人均所得每年以五至六%的速度成長,城鎮以十至十二%的速度成長,全球沒有其他國家像中國持續成長這麼快。
由於沿海地區快速發展,再加上官僚體系的貪腐,中國的貧富差距更創下歷史新高。吉尼係數是觀察貧富差距的主要指標,依據中共官方統計,二○○四年吉尼係數是○.四五;學者調查,如果加計非法收入,吉尼係數接近○.五,這已經到達臨界點了。
未來幾年,移往都市的農民工會越來越多。依麥肯錫顧問公司推估,二○二五年前,中國都市人口將增加三億五千萬人,其中二億四千萬人自農村移入都市,不僅能源需求量倍增,水的需求量也倍增,此外,新移民還有教育醫療需求。
已成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這是一個定時炸彈!」研究中國環境問題逾二十年的夏威夷大學地理系教授姜鴻提出警告說,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七成河川與湖泊遭汙染,二億人口的飲用水是不安全的。
北京灰濛濛的空氣一直是個問題。杜大偉的小孩就讀北京的國際學校,最近因為空氣品質不佳而停止戶外教學活動。但杜大偉說,如果與二十年前相比,北京現在的空氣品質好很多,因為現在禁止燒煤炭,車輛也有管制,空氣品質逐漸穩定。
「其實,經濟成長與環保並非對立的」,杜大偉說,以杭州和蘇州為例,兩地吸引大量外資投入,是高科技生產重鎮,但同時環保也做得不錯,可望成為中國的矽谷。
隨著大量農民湧入都市,中國未來的能源需求與環境汙染問題只會更加嚴峻,在追求快速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如何顧及環保是最重要的課題。青山綠水被破壞之後,難以回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